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Era,英文原意為“時代、世紀”,是一個風格與Gregorian(格林高利合唱團)接近的音樂團體,其靈魂人物是法國音樂家 Eric Levi。關于Eric Levi,我們所知的確實不多,甚至也只在Era的作品中見過他的名字。而且他也不屬于高產型的音樂家。Era至今為止僅發行過3張專輯一張精選集,分別是1997年的《Era》、2000年的《EraⅡ》、2003年的《The Mass》和2004年發行的《The Very Best Of》。發行數量并不多,但都是頗受歡迎的作品。Era系列幾張作品獲得的成功反響,為他與日俱增的名氣奠定了優厚的基礎。
如果說Gregorian是在Enigma第一張專輯的音樂風格基礎上強化格林高利圣歌和宗教元素而發展出來的,那么同樣也可以說Era是借鑒與繼承了Enigma、Deep Forest、Gregorian等名家的成功元素并加以進化創新而生的??傮w來看,Era與Gregorian兩者的音樂類型都是圣歌與現代器樂的融合,甚至乍聽起來,還頗為相似。不過學習并非罪,刻板模仿才是可恥的,畢竟不是每個人都能如Enigma那樣能開一派之先河的。如前所說,Era本來就是對前人成功經驗的繼承和發展,關鍵在于比以前是否有所突破和變化。而經過市場考驗的結果是上,Era成功了。
比起Gregorian全男班的陣容(Sarah Brightman的獻聲畢竟是少數),Era無論在和聲還是領唱上,都加重了女聲的成分,因而整體風格都顯得更柔和、更溫暖。我覺得Gregorian的歌聲像高居圣壇之上的肅穆之歌,多少有點兒“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而Era的則更人性化,像是就在我們身邊的平民歌聲。這里并無任何褒貶之分,純粹只是我個人感覺上的不同罷了。而且由于女聲的加重,Era的聲部明顯比Gregorian來得更豐富,而且女聲領唱的戲分更重了。此外,Gregorian很注重樂曲的整體氛圍的營造,而Era的曲子旋律性更強,很易上口,感覺上更流行化一些吧。這也許正是Era成功的秘訣之一。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