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打開潘多拉盒子 偷看一下小朋友的「音樂日記」回味一下孩時的自己
著名音樂人 胡海泉、秦天 全程 監制
羽泉MV導演·汪陽 全記錄
推薦曲目:《做多少才夠》/《習慣一個人》/《我想要》/《愛愛愛》
【譚坤 小朋友的夢想】
大多數人眼中的譚坤,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壞孩子,夜不歸宿地玩滑板,身上刺著個性的紋身,一頭灰白色的頭發,每天都在聽一些吵鬧的音樂。大眾的社會早已將譚坤定格,讓他成為了老師口中的"反面教材",可是他卻不知道哪里錯了,只是在按自己的方式生活。他是孩子,所以年輕無所畏懼;他壞,所以不會墨守陳規。這就是他的資本。
沒有想過當藝人,沒有想過發唱片,但一切都很自然的發生了,發生在這個小朋友的身上。曾經放棄學業而沉迷音樂,不分晝夜地寫歌,這些看似不務正業的行為,卻為自己換來了一張制作精良的專輯。他不斷像大人們證明著自己。他繼續招牌式的壞笑,繼續頂著一頭陽光招搖過市,繼續玩音樂……因為,壞孩子只是一張標簽,夢想才是自己的發光源。
他討厭虛偽,討厭謊言,不喜歡被別人約束,只喜歡做自己喜歡的事情,他出現的地方永遠都充滿歡快的笑聲,看到美女眼睛也會變圓變大。在人群中他永遠是最顯眼的一個,這就是他,一個帥氣、笑起來壞壞的小朋友--譚坤
【譚坤 音樂日記】
這張專輯的誕生,就像是他將自己武裝成一面少年盾,用自己沉迷的音樂抵抗時光矛的侵襲,留下一些小朋友的音樂日記,記錄自己的親情、愛情、友情,提醒自己就是這個樣子去生活。
小朋友唱歌,或許不專業,但很認真,因為指縫太寬,時間太瘦,稍不注意,他怕自己就長大了,沒有了為自己的生活唱歌的權利。
《習慣一個人》
他用漸漸習慣的孤單,彌補年輕愛情消逝后留下的傷口。
《我承認》
他說自己承認不想長大,他寧愿以前那種單純的微笑一直留在臉上。
《小城市的光》
這首歌聽似粗糙、沙啞,但確實是沒有經過多少處理,哭著用自己的聲音記錄下來,完完全全寫實的。這是他寫給姐姐的,一個人在外地,念著姐姐的守護,這就是他,一個孩子對親情單純的想法,卻是最真實的。
每一首歌,都是一段生活的印記,都是他不想成長的故事。音樂就是生活,他一直以有一個自己的樂隊為夢想。沒有別的目的,因為他不為賺錢,不為立名,他的音樂就是寫日記,記錄青春的痕跡。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