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1 北方森林
張千一曲 中國中央交響樂團演奏 韓中杰指揮
這是一部通俗易懂的標題交響樂作品。作者對樂曲的內容概括為“通過對森林一日的描繪,給人們展現了一幅北方森林中的風景畫”。作者抓住森林中各種形象的音樂特點加以描述,并將一些音樂形象巧妙地,有機地組織在一個緊奏、嚴密的樂章之中。
這部作品榮獲第一屆《全國交響音樂評獎》的優秀獎。
2 阿細跳月
黃田曲 中國中央交響樂團演奏 韓中杰指揮
《阿細跳月》流行云南彌勒西山彝族阿細人之中。在節日或農閑的月夜里,阿細人喜歡在松林或空曠草坪上舉行“跳月”。參加多為男女青年。阿細的音樂極為簡潔,精煉,只有叁個音,可是這叁個音的魅力是無與倫比的。
3 鬧元宵
羅忠镕曲 中國中央交響樂團演奏 李德倫指揮
這是一首將中國民歌旋律與西洋管弦樂相結合的管弦樂曲。作于1963年,根據四川省鑼鼓及戲曲曲牌的素材編寫而成。表現了人們在元宵節看彩燈、鬧花燈的熱鬧場面。旋律沒有長音,節奏靈活、乾凈利索,常用后半拍起,具有較強的秧歌舞步的特點。
羅忠镕,叁臺縣人。畢業于上海音樂??茖W校。1951年到中央樂團創作組,1984年底調中國音樂學院作曲系主任任教之今。他在借鑒西歐傳統技法并使之民族化方曲作了許多有益的探索。主要作品有:《第一交響樂》、《廣東民間音樂叁首》、《管樂五重奏》、合唱《再訪婁山關》等。譯著有:欣德米特《傳統和聲學》等。
4 臺灣舞曲
江文也曲 中國廣播交響樂團演奏 袁方指揮
作于1934年。1936年在第十一屆奧林匹克運動會上獲文藝競賽管弦樂作品銀質獎,這是中國作曲家首次在國際比賽上獲獎。此曲在曲式結構,和聲及配器等方面都反映出二十世紀新音樂潮流的影響。樂曲表現出臺灣民間音樂的韻味,抒發思鄉之情。
江文也,(1910-1983)生于臺灣省臺北縣,祖籍福建。早年在日本求學。曾任教于北平師范大學音樂系,中央音樂學院作曲系。創作有《孔高大成樂章》、《汩羅沉流》、《大地之歌》等多部交響樂、舞劇及歌曲。
5 云南音詩
王西麟曲 中國廣播交響樂團演奏 袁方指揮
作于1963年,共分四個樂章:(1)茶林春雨(2)山寨路上(3)火把節。作者以云南少數民族音樂為素材,吸收西歐晚期浪漫派,印象派和某些現代手法加以交響化的發展。通過對云南地區的一幅幅風情音畫的描繪,多方面展現了當地人民的精神風貌。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