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展開于音箱背后的鮮明的“音”之風景。當我們過著普通之極的都會生活時,涌入我們耳中的往往是音箱里傳來的聲音。身臨其境,仿佛在視野所能及的范圍、直接的空氣的振動所能波及到的范圍里,發出了樂器的聲音,并且它不知不覺地飄入耳中——這樣的聲音,幾乎消失殆盡了。收音機也好,電視也好,甚至寫字樓和百貨商店里,這樣的通過“音箱”傳來的音樂已經是理所當然的狀態了。并且,從音箱里傳出的聲音,不管是原質樂器還是電子樂器演奏出來的,甚至連自然的聲音,都變得完全沒有區別了。聽恩田直幸的《翼》時腦子里想到的,就是關于這“音的環境”的問題。人們對這張專輯里發出的幾乎所有的聲音,會有一種生活中的親近感,熟悉感。有空間感的合成器=交響編曲、節奏發生器的鼓動、主旋律線、雀然而起的鋼琴的音色……正因為熟悉,反而讓人幾乎忘記是在用耳朵傾聽。因此,可以從容地循著音樂的流淌而徜徉,無意之中就感到好像居室里有了“聲音裝修”。然而就在此時,突然出現了一種像要緊緊抓住你的耳朵的旋律。那是一種似乎和周圍的聲音有一點點不和諧、卻像香辣調味料一樣適得其所的旋律。然后你馬上就會意識到,那是日本和中國的樂器演奏出的。尺八、箏、二胡——雖然是最近在各種場合越來越多地看到、聽到的樂器,但可能無論何時何地都讓人有種距離感。在音箱的背后,它和合成器、西洋樂器相混合同時又各自以不同的旨趣而創造出一種音樂。東洋樂器奏出的獨特的旋律線,以非常自然的形態隱約發出些微的聲響。對這樣的音色,聽眾會突然屏住呼吸側耳傾聽。它從一道風景中凸現出來。正因為它的存在,人們可以忽而接近這道風景,又忽而遠離它。恩田直幸在使用這樣的樂器時,絕不會將各種聲音的“色調”牽強地混雜在一起。一支曲子里只使用一種樂器,確定一種音色,通過這種方法,使得樂曲的“色調”和其他的樂曲形成鮮明的對照。所以,聽過之后,可以在每一支曲子的鮮明音色和印象中回味無窮。這是在“音箱”的背后展開的聲音…………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