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王羽佳《拉威爾》Yuja Wang - Ravel
捕捉色彩斑斕的協奏曲光影——羽佳演奏拉威爾
拉威爾的音樂,簡單來說,是獨特的——鋼琴家王羽佳洞悉個中緣由:“我認為,它不但有著瑞士手表般的精準性,但升華到了更高層次,它在講述快樂,簡單與純粹?!?br />
融合爵士韻律,具有感性美與強烈的生命力,拉威爾這兩部鋼琴協奏曲很好地展現出羽佳所理解的“完美”, 在她10月發行的新專輯中可以聽到,專輯同時收錄福雷的一首原始版鋼琴獨奏作品《升F調敘事曲,Op.19》。羽佳于今年春天錄制完成全部三首曲目——協奏曲是與蘇黎世市政廳管弦合作演奏的,早在2000年,羽佳15歲的時候,正是與這支樂團一起完成了她在歐洲的首場演出,而在剛剛過去的樂季中,羽佳也是這支樂團的駐團藝術家。此次執棒的是指揮界新星,年輕的法國指揮家萊昂內爾?布林古伊爾。他在2005年第49屆貝桑松國際青年指揮大賽中一舉奪魁并拿下“最佳人氣獎”。2012年,時年26歲的布林古伊爾成為蘇黎世市政廳管弦樂團的首席指揮兼音樂總監。目前他與樂團著手為DG錄制拉威爾的全部管弦樂作品。
自2008年起,羽佳與布林古伊爾便合作不斷,當年羽佳與瑞典廣播交響樂團合作演奏《普羅科菲耶夫:第二鋼琴協奏曲》時,擔任指揮的正是布林古伊爾。在拉威爾計劃后——羽佳首次以唱片形式探索法國作品——兩人將于11月前往美國洛杉磯與洛杉磯愛樂樂團共同演繹《莫扎特:第九鋼琴協奏曲“茱儂”》。
拉威爾這部著名的G大調鋼琴協奏曲,以及大眾相對陌生的D大調左手鋼琴協奏曲,都深受爵士樂的影響——作曲家于1928年在北美地區展開了一場為期四個月的爵士樂巡演,這期間他加入哈萊姆(由喬治?格什溫陪同)以及新奧爾良的爵士俱樂部。這之后的1929至1931年間,拉威爾同時譜寫兩部作品,他原本打算親自在首演時彈奏G大調協奏曲,結果卻是由瑪格麗特?朗代勞,拉威爾擔任指揮,一部分是因為他當時正在加緊為左手鋼琴協奏曲收尾,這是受奧地利鋼琴家保羅?維特根斯坦委托而作的作品,維特根斯坦在一戰期間失去了右手。兩部協奏曲在風格上極為不同,D大調協奏曲黑暗而深沉,G大調協奏曲則頑皮得多,有一種莫扎特式的清晰,并且吸收了圣桑音樂風格上的瑩潤剔透——無獨有偶,福雷的敘事曲也有著異曲同工之妙。G大調協奏曲亦是羽佳本人的最愛的作品,這是她與管弦樂團合作演出的第一部作品。
2007年,羽佳與波士頓交響樂團合作的首演音樂會取得熱烈反響,之后她便開啟了自己非比尋常的職業生涯,與世界頂尖樂團固定合作,并隨團赴美洲、亞洲及歐洲地區巡演。2009年簽約DG以來,陸續發行了6張唱片,最近的一張專輯呈現的是拉赫瑪尼諾夫與普羅科夫的協奏曲作品。(“與生俱來的天賦”——《南佛羅里達古典樂評論》)
王羽佳很快會與舊金山交響樂團在舊金山當地演出,之后與樂團一道參加愛丁堡藝術節及BBC逍遙音樂節,隨后參加在威斯巴登、布加勒斯特、盧塞恩、盧森堡、阿姆斯特丹和巴黎舉辦的音樂節。2月,她與維也納愛樂首次合作在慕尼黑及巴黎上演莫扎特:第九鋼琴協奏曲《茱儂》,擔任指揮的是瓦列里?捷吉耶夫。接下來的樂季中兩點包括:與皇家音樂廳管弦樂團及指揮家古斯塔夫?希梅諾(演奏柴科夫斯基第二鋼琴協奏曲)一同赴亞洲巡演;5月在卡內基音樂廳的舉辦鋼琴獨奏會;6月與指揮家布林古伊爾、圣塞西莉亞音樂學院管弦樂團合作,演奏拉威爾的兩部協奏曲。
舞臺上的羽佳有著獨特的音樂性以及時尚的裝扮,她不僅受到音樂界的認可,更成為國際時尚雜志的寵兒。羽佳既是坦威鋼琴家又是勞力士的品牌大使。她所彈奏的《野蜂飛舞》視頻在YouTube有著近4百萬次瀏覽量?;ヂ摼W的轟動,伴隨而來的粉絲效應,使她注定會將充滿活力的拉威爾音樂展現在全新觀眾的眼前。
Yuja Wang has established herself as an international sensation. She plays with the worlds leading orchestras including those of New York, London, Amsterdam, and Berlin regularly joining them on tours of the Americas, Europe, and Asia
The New York Times states: She seems to have everything: speed, flexibility, pianistic thunder and interpretive nuance. And Gramophone says: Every new release by this marvelous gifted pianist is eagerly anticipated
On her eagerly expected new orchestral album she wows with two perennial hits: Ravels Piano Concerto in G major and The Piano Concerto for the Left Hand in D major. Both are heavily influenced by jazz, which Ravel had encountered on a concert tour of the United States in 1928.
He composed both concertos between 1929 and 1930. The latter was commissioned by the Austrian pianist Paul Wittgenstein, who lost his right arm during World War I.
Yuja, young stellar conductor Lionel Bringuier and celebrated Tonhalle-Orchester Zürich are the perfect match to inflame Ravels vibrant sound.
The melding of Yujas legendary technical skills with her interpretative intelligence transforms this album into a profound musical experience with a haunting and jazzy sound.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