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天賦侗聽》-最動聽的原生態歌唱專輯正式問世
近日,代表著中國少數民族民間合唱水準最高、難度最大、聽覺感最為豐富的侗族大歌傳來了最新的消息,全球首張原聲原地、原汁原味的全生態實地錄制侗族大歌主題專輯 《天賦侗聽》正式面世了。這是距2009年貴州侗族大歌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后最有歷史意義的重要事件之一,也是目前非遺音樂保護與傳承方面最有代表性和最為成功的實例之一。自此,全球的聽眾們想聽到極為原始純正的侗族大歌再也不用考慮時間空間因素了,而整個世界對侗族大歌的認知和了解也將更為直觀和準確。正如音樂人百慕三石所說:“侗族大歌是上天賜予侗族人民的寶貝,而《天賦侗聽》則是侗族人民送給全世界最動聽的禮物……”
據悉,這張《天賦侗聽》專輯是由著名音樂人百慕三石、民藝保護倡導人青曼等人聯合貴州省榕江縣文廣局、榕江縣非遺保護中心、榕江縣文化館等歷經兩年多,多次實地調研、精心策劃,并共同制作的一張純錄音專輯,也是目前為止唯一一張能真正代表侗族大歌水平及展現侗族大歌原本風貌和韻味的主題專輯,由于是實地現場專業采錄,所以臨場感和還原度極高,這也是國內為數不多的一張戶外純錄音專輯。該專輯由中國科學文化音像出版社出版,北京百慕文化出品制作并全網發行。
關于侗族大歌
侗族大歌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至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是在中國侗族地區一種多聲部、無指揮、無伴奏、自然和聲的民間合唱形式,現廣泛流傳于貴州榕江、黎平、從江及廣西三江4縣。因侗族沒有自己的文字,所有本民族的知識文化,傳統習俗等都是靠侗歌來傳承,因此侗族大歌又與鼓樓、風雨橋并稱為侗族三寶。在侗寨,會唱的歌曲多少也決定著知識量及受尊重程度,比如歌師在侗寨就有著比較高的威望和影響力。
1986年在巴黎夏樂宮,侗族大歌的亮相不僅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歡迎,還一舉改寫了世界音樂界認為中國沒有多部和聲藝術的錯誤認知。
1988年貴州榕江縣“金蟬歌隊”應邀參加中國少兒藝術團赴法國和平兒童節十周年暨南特大眾藝術節演唱侗族童聲大歌,榮獲一等獎。
2009年貴州侗族大歌被正式列入聯合國《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2010年侗族大歌受邀參加上海世博會開幕盛典表演
2016年全球首張實地錄制侗族大歌專輯《天賦侗聽》正式問世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