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十二面體攜手星海音樂學院銅管五重奏樂團(Encore Brass)合力打造銅管五重奏發燒新領域。
李國安教授是星海音樂學院管弦系的副主任,多年來堅持銅管教學,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優秀學生。同時李老師帶著其組建的銅管五重奏到全國各地的藝術院校巡演,經過5年的磨練,打造出成熟的隊伍,為銅管發展作出不可多得的貢獻。
這張《流光逸彩——銅管五重奏》發燒專輯就是為了珍藏這份熱誠,感動更多的聽眾,同時給投身銅管五重奏演奏的音樂人有更多參考資料而制作的。正如李國安教授所言:“現今國內發行過的銅管五重奏音像資料不多,給學生及銅管愛好者參考的資料也不夠”。通過這張唱片,我們希望能夠引導更多的唱片公司制作高品質的唱片,讓更多的人投入到銅管的藝術創作當中。
錄音開始前我們跟李國安老師溝通過很多次,包括選曲、排練、錄音日程等事宜。我們一直很擔心,做銅管五重奏,畢竟不是中國人的強項。這么多外國作品,說不怕別人對比那是不可能的。這張專輯在制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很多曲目是找不到任何音響資料的,無從參考,更談不上學習對比。這些作品都是李國安老師在多年的教學中積累下來的珍貴樂譜。比如外國人重新編配的《游擊隊之歌》,連作者資料都難以查證的《銅管小品三首》。該專輯將嚴謹的古典樂與開放的爵士樂風完美結合,既有傳統的音樂韻味又有詼諧創新的音樂體驗。曲目種類多樣紛呈,從古典歌劇到爵士名曲再到著名紅歌的重新編曲演繹,展現出銅管自身的魅力及其多樣性。
在經過近乎精神折磨式的高強度工作后,我們完成了這次音樂之旅,樂隊成員和錄音師表現得非常專業。我可以很負責任地告訴你,你聽到的這張唱片絕對是國內最嚴謹,錄音最優秀的銅管五重奏。多年來我們一直追求的“三盲鼠”之聲在熊光焰和謝可的努力下實現了。厚重的空氣感,閃亮的銅管聲,大家可以仔細聆聽,是否確如專輯名稱般的“流光逸彩”。
專輯曲目賞析
1.Grandpa's Spells 爺爺的法術
( Ferdinand"Jell Roll"Morton 1885-1941 費迪南德“果凍卷”莫頓) 2’05”
費迪南德是公認的爵士樂第一位偉大的作曲家,他在編曲上表現出過人的才華, 影響了后來的許多爵士樂隊的編曲者。他的鋼琴演奏技藝即使放到今天也是如此的出色,他發明了左手的大跨度伴奏的演奏方法,在演奏中可以輕松讓兩到三條旋律輕松自如進行,他是拉格泰姆風格向早期爵士風格過渡的重要橋梁。同時他擁有爵士歷史上最差的口碑,在意大利著名導演吉賽貝.托納多雷的電影《海上鋼琴師》中被嘲諷的對象就是以費迪南德為原型的。
《爺爺的法術》曲風詼諧活躍、和聲搭配靈活,展現出聲部之間互相追趕、若隱若現、嬉戲頑皮的情景,精彩紛呈,具有很強的喜劇效果。
2.Allegro from Eine kleine Nachtmusik 快板-選自《G大調弦樂小夜曲》 4’05”
(莫扎特 W.A.Mozart 1756—1791 Arr. Robert King)
莫扎特一生共寫了十三首小夜曲,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1787年在維也納創作的《G大調弦樂小夜曲》,以當時最時髦的德文用語Eine Kleine Nachtmusik(一首小夜曲)命名。這是一部輕快的樂曲,充滿了淳樸、真摯的感情。它也是莫扎特全部小夜曲中唯一只用弦樂器演奏的,堪稱18世紀器樂小夜曲的典范。需要注意的是這是一首音樂會小夜曲,有四個樂章象一部縮小了的交響曲。它與情歌小夜曲是完全不同的兩種體裁。這部作品原有五個樂章,后第二樂章因故失傳,所以現存只有四個樂章。我們現在聽到的是改編為銅管五重奏的第一樂章。樂曲的第一樂句堪稱音樂史上最經典的齊奏片段,無論你是否古典音樂愛好者,你都一定聽過這個熟悉的旋律。
3.American Patrol 美國巡邏兵 2’38”
(米查姆F.W.Meacham 1850—1895 Arr.Austin Ralphson)
弗蘭克·米查姆是美國作曲家、編曲家,生于布法羅。一生中大部分時間他都在布魯克林從事音樂創作活動。代表作品《美國巡邏兵進行曲》是流傳很廣的管弦樂小品。沒錯,如果你玩過任天堂的紅白機(八位游戲機),那么你一定還記得一個叫做《馬戲團》的經典小游戲吧?這個游戲的背景音樂就是你現在聽到的這首曲子。這個銅管五重奏版本經過改編后,增添了些許搖擺爵士(Swing)的風格。樂曲中段由一個哨子聲引入獨奏華彩,兩把小號的Solo讓人感到熱血沸騰,隨歌起舞,仿佛在告訴你,巡邏兵也有開懷暢飲、共聚派對的歡樂時光。
4.The Entertainer 演繹者 3’13”
(斯科特卓別林Scott Joplin 1868--1917 Arr.Arthur Frackenpohl)
斯科特·卓別林是美國作曲家和鋼琴家,也是歷史上不多見的黑人音樂家,人稱“拉格泰姆”之王?!袄裉┠贰保≧agtime)其實是和爵士樂同時發展的一種音樂風格。在最純粹的Ragtime中是沒有即興成份的,通常由鋼琴家獨自演奏,它對早期的爵士樂產生了一定的影響。Ragtime真正的故鄉是密蘇里州的塞達利亞(Sedalia),那里是斯科特居住的地方。
《演繹者》是“拉格泰姆”音樂流傳最廣的作品,他生動地表現出窮困的黑人為了謀生,在酒吧為搏觀眾一笑而做出很多詼諧逗趣動作的場面。
5.The Partiisan’s Song 游擊隊之歌 3’11”
(賀祿汀 Luting.He1903—1999 Arr.Santos)
1937 年,作者賀綠汀參加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開展抗日救亡宣傳活動,輾轉南京,武漢到達山西臨汾的八路軍辦事處。連隊火熱的戰斗生活更加激發了賀綠汀的創作熱情,經過長時間醞釀,《游擊隊之歌》的詞曲終于在煤油燈下躍然紙上。他將這首歌以上海文化界救亡演劇一隊的名義獻給八路軍全體將士。 1938 年初,在八路軍總司令部召開的一次高級將領會議的晚會上首演。
《游擊隊之歌》節奏活躍,富于變化,曲調輕快、流暢,充滿旺盛的活力,具有鮮明的進行曲風格。歌曲生動地刻畫了游擊戰士在敵后艱苦環境中的革命樂觀主義精神,刻畫了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游擊隊群體英雄形象,深刻地反映了抗日戰爭時期中國人民反擊侵略者的堅強決心。此曲迅速流傳長城內外、大江南北,激勵了全國軍民捍衛國土,痛擊日寇的斗志,至今仍保持著經久不衰的魅力。
Three Episodes 銅管小品三首
(艾倫哈尼爾斯Alan Harniess)
6.Vivace 活潑的急板 1’30”
7.Largo 廣版 2’11”
8.Allegro 快板 2’37”
第一樂章:歡快的節奏配合著各聲部獨具魅力的動人旋律,風格輕松流暢,后段小號聲部使用了弱音器,使樂曲的感情色彩突變,扣人心弦。
第二樂章:作曲家把創作的重點放在了和聲伴奏上,用浪漫的情懷襯托出主題旋律的意境,用凝練而準確的手法,賦予音樂深刻的情感。
第三樂章:作曲家大量使用重音奏法,使旋律富有強烈的動感,曲中有兩段優美的旋律插入,與主題旋律形成強烈對比,剛柔并進,最后輝煌的結尾體現出樂曲整體的均衡、穩定。
9.Carmen Fantasia 卡門幻想曲 5’05”
(比才Georges Bizet 1838—1875)
《卡門幻想曲》是匯集了法國作曲家比才的著名歌劇《卡門》中最為世人所熟知的幾段具有西班牙民族風格的旋律而寫成的幻想曲,全曲由不間斷的四個部分所構成。這一首樂曲的正確名稱應是《依歌劇卡門的主題而作的演奏會用幻想曲》。
比才很小的時候就接受過歌劇寫作的訓練,在他早期的音樂生涯中,他無疑是一位成功者。在巴黎音樂學院他榮獲了一個又一個獎項,后來又前往意大利奪得人人想往的羅馬大獎。然而,他成年后的音樂生涯卻遇到了重重障礙。他創作了大量的歌劇作品,但是沒有一部獲得它們應有的成功。由于《卡門》對吉普賽姑娘的性感描繪,首演時倍受批評,在法國遭到禁演,三年之后才逐步被接受。首演的失敗使比才過于失望和悲傷,之后他再沒有創作過新的作品。在創作這部作品的三個月之后,比才患咽炎和心臟病去世。
10. I Dedicate The Oil To My Motherland 我為祖國獻石油 2’05”
(秦詠誠Yongcheng.Qin 1933-- Arr.李國安)
1964年,秦詠誠僅作為其老師的隨從人員與當時如《歌唱祖國》的作者王莘等已享譽盛名的大批音樂創作人一同前往大慶油田搞創作。在與“鐵人”王進喜一起生活工作的三天里,秦詠誠被王進喜對工作的嚴謹與激情還有工人們團結激昂的士氣所震動。一個偶然機會,當時的大慶黨委宣傳部把一大摞歌詞擺到桌上,讓創作團的作曲家們每人選一篇他們認為最滿意的拿回去譜曲。所有作曲家都選好要的歌詞后,秦詠誠老師讓他既然來了也挑一份回去譜曲。當他看到署名薛柱國的一份歌詞“錦繡河山美如畫,祖國建設跨駿馬,我當個石油工人多榮耀”他暗嘆這正是為自己心情所寫的詞于是就把這首詞留了下來。他愛不惜手地拿著喜愛的歌詞走在工人二食堂,一邊看一邊哼唱,僅花了二十分鐘,這首日后廣為流傳的《我為祖國獻石油》就此誕生。
11.Lassus Trombone 拉索斯長號 1’40”
(亨利費默Henry Fillmore 1881--1956)
亨利·費默是一位多產的美國作曲家,他的作品包括眾多的進行曲、圣詠等。同時他也是一位醉心于長號演奏的音樂家,自小在媽媽的秘密培育下自學長號。長大后他專門為這個樂器譜寫了眾多樂曲,《拉索斯長號》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首。這首樂曲很形象地表現出長號易于演奏滑音的特性,詼諧有趣,使人深刻地記住長號這個樂器。同時這首樂曲也是各國軍樂團戶外演奏時最喜歡表演的曲子,長號聲部的樂手在人群眾與觀眾互動,場面非常熱鬧。
Brass Quintet 銅管五重奏
(阿圖爾弗萊肯波爾Arthur Frackenpohl 1924--)
12.March 進行曲 3’14”
13.Blues 藍調 3’21”
14.Rondo回旋曲 3’49”
阿圖爾·弗萊肯波爾是美國著名的作曲家,同時也是一位教育家,任教于紐約的Crane音樂學院,在校期間他創作了眾多的銅管合奏及鋼琴曲。阿圖爾也是一位活躍于當今樂壇的編曲家,幾乎每個地方的音樂會都能聽到他改編的管弦樂作品。
這首銅管五重奏分為三個樂章,既有古典音樂的嚴謹曲式,也具有現代音樂的語言,是一種創作上的探索與傳承。
15.Good News From Beijing Spreads Borderland北京喜訊到邊寨 3’48”
(鄭路Lu.Zheng 1933-- )
鄭路與馬洪業于1976年10月創作的管弦樂曲《北京喜訊到邊寨》以充滿激情的筆觸,生動的勾勒出邊寨人民聽聞喜訊后的狂歡場景。作者曾多次到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深入生活,他們善于吸取當地群眾所流傳的對歌、對舞、載歌載舞、一領眾和的藝術表演形式,并采用民間歌舞音調來塑造樂曲的音樂形象,人們欣賞此曲可感受到邊寨人民的喜悅心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
當時正值舉國歡慶粉碎“四人幫”偉大勝利之際,樂曲生動而形象的表現了當這一 特大喜訊傳到祖國西南地區少數民族邊寨時,山寨人民載歌載舞,熱烈慶祝的情景。
引 子:用圓號模仿牛角號的聲音,奏出號召性的音樂。
第一段:這段音樂展現出一 幅熾熱的群舞場面。其強烈的舞蹈節奏,引出了熱情奔放、高亢矯健的旋律,這是第一主題。
第二段:姑娘們縱輕盈、歡樂的舞蹈情的跳著,腳勃上的鈴鐺嘩嘩作響,歌聲、笑聲此起彼伏。這是第二主題。
第三段:昂揚而流暢的旋律,這是第三主題。
第四段:樂曲突然輕了下來,輕飄而富有色彩的音調,象一 位美麗的姑娘在獨舞。這是第四主題。
第五段:小號奏出粗獷奔放的旋律,小伙子跳起健美、雄壯的舞蹈。這是第五主題。
第六段:姑娘們跟小伙子們對以輕快活潑的舞蹈,形成了第六主題。
第七段:牛角號陪襯著第六主題吹起,仿佛在為姑娘們的精彩表演喝彩叫好。
第八段:樂聲輝煌燦爛,把萬眾歡騰的熱烈情緒發展到了頂點。
16.Lightning Polka 雷電波爾卡 2’34”
(約翰斯特勞斯Johann Strauss 1825--1899)
這首速度很快的舞曲是作者最著名的波爾卡舞曲之一,作于1868年。小約翰施特勞斯形象生動地描繪出大自然中的疾風、雷雨和閃電的音響。全曲為“ABA”三部曲式,自始至終呈現出熱烈的氣氛。A段有兩個主題,第一主題是暴風雨來臨之前的預示,氣氛生動活潑;在第二主題中可以清楚地聽到“雷鳴電閃”的音響,仿佛真的出現了雷電交加、大雨傾盆的景象,這里是全曲的華彩部分。B段主題在歌唱般的旋律中,不時地穿插著 “雷鳴電閃” 般的場面,色彩交織、生動無比。全曲的總時間并不長,但足以給聽眾留下難以磨滅的印象。
17.The James Bond Theme 《007》電影主題 2’07”
(蒙蒂諾曼Monty Norman 1928--)
每部《007》系列電影都會重新創作配樂,但唯一不變的卻是片頭的這個主題。當不協和的半音階響起,大家就知道邦德這次少不免又得展開一次驚險的旅程。
第一部邦德電影《007-Dr.No》的配樂者原來簽定了蒙蒂·諾曼,但John Barry的朋友邀請John Barry為這部配樂修改一下。 John Barry原來并不打算答應,但在重金誘惑下,他還是答應替諾曼的作品做一些修改,于是John Barry花了整個周末改寫一首新的主題音樂。原來John Barry以為這個音樂只會被當成片頭音樂,直到后來進了戲院才發現整部電影,到處聽得到這個主題,而他不但沒有被事先告知,甚至也沒有掛名作者。直至今日,邦德主題的原作者,究竟算是Monty Norman還是John Barry仍頗有爭議。一方面法庭的裁決結果是蒙蒂·諾曼享有作品的署名權,另一方面,John Barry后來陸續譜寫了11部邦德電影音樂。因此,邦德電影音樂仍是John Barry最具代表性的招牌名作。
18.William Tell Overture 《威廉退爾》序曲 1’23”
(羅西尼G.Rossini 1792—1868 )
《威廉?退爾》是德國偉大的詩人和戲劇作家席勒的最后一部重要劇作。這部作品以十三世紀瑞士農民團結起來反抗奧地利暴政的故事為題材,歌頌了瑞士人民反抗異族壓迫、爭取民族獨立的英勇斗爭精神。 羅西尼的歌劇《威廉?退爾》即是根據這部作品而寫,為羅西尼的代表作,體現了其藝術的最高峰。劇序曲比歌劇本身更為有名,是音樂會上經常演出的節目之一。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