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巴奈,(阿美語「稻穗」的意思),算是阿(美)卑(南)族,1969年 出生,17歲即展開了餐廳走唱的生涯,去過臺東-高雄-臺中-臺北...等地.曾加入「原舞者」,開始學習和自己血統有關的一切,并參加出國巡演.2000年重新回到宜蘭駐唱居住,錄制第一張個人創作專輯《泥娃娃》.2001年演唱會實況專輯「勇士與稻穗」出版.2003年日本版「巴奈流浪記」專輯發行.2005 臺東布農紅葉溫泉「以聲聚來」音樂祭總策劃.
結束了城市中的流浪,巴奈搬回故鄉,在起點定居.2008獨立發行新專輯.
臺東,和臺灣西岸城市隔著兩座山脈,位於菲律賓版塊的前端,屬於另一個隨著潮汐韻律呼吸舞動的次元.海岸山脈像側臥的美人,伸展著美麗的曲線眺望太平洋,由於美人與海洋日日相伴,山谷間的子民時常拉著手大合唱大跳舞.在此,巴奈的音樂生命以一種有機隨性但聚焦的方式展現獨特樣貌:參與部落歌謠采集,策劃東海岸音樂季,在都蘭舉辦音樂創作營.在東海岸這片臺灣原生音樂的沃土上,浪濤聲的吹拂中,巴奈以自然農法耕耘撒種,讓更多呼吸著這片湛藍的朋友,多一種在情緒中穿游感受的方式.
有別於之前的自彈自唱作品,這張專輯中的歌曲皆來自和她同樣選擇在臺東生活的朋友們,大部分的人是在音樂創作營中經過一百多個小時的共同探索后第一次寫歌.這些歌曲的畫面排在一起,像極了一張海邊生活風情畫.生活在太平洋前一個安靜的小村,在詩鄉里,享受獨處時光的慢郎中們,在海洋的律動與歌聲中,聆聽著島嶼的古老脈動.探索的旅程中,大家在自己內在與外在取下了一些片斷,一起拼成了海邊生活的歌之版圖,月光,銀河,淚水,裙擺,蝸牛,記憶,夜風,啤酒,都蘭灣……
巴奈的歌聲,依然柔軟.邀您一起來聽!
露天原味隨性演唱會2
"人類的母語是詩歌,如同花園早於競技場,繪畫早於文字創作,演唱早于辯論,寓言早於論文,以物易物早於商業行為…" —J.G Hamann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