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細心的人已經發現,這里列出的曲目和通常所知道的有所不同。比如少了著名的《酒干倘賣無》,多了《新店溪畔》和《情路》,還有專輯名稱也不是大家熟知的《搭錯車》。但是,我們不得不遺憾地說,這張臺灣唱片出版的時候就是這樣的。大家看到的《搭錯車》是香港或新加坡出版的,不能算在臺灣百佳里。
《蘇芮專輯》應當說是《搭錯車》電影原聲帶,唱片是在電影導演虞戡平策劃下誕生的,虞戡平還擔任了《請跟我來》的男聲演唱。當虞戡平看到蘇芮在電視上唱歐美歌曲的時候,覺得蘇芮完全可以勝任電影《搭錯車》的主唱,于是蘇芮來到了《搭錯車》劇組。此時虞戡平還做了一件對臺灣流行音樂史上最成功的創舉,就是同時請來了至今在華語歌壇具有重大影響力的音樂人李壽全、侯德健、羅大佑、梁弘志和陳志遠前來擔任影片的音樂創作。這些音樂人集中在一起創作歌曲和音樂是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幸運的蘇芮同時有這些音樂人來量身定做音樂也是歷史上絕無僅有的。
這張唱片帶給臺灣以至整個華人圈的影響是巨大的,也為華語流行音樂的走向提供了很好的指南。由于侯德健在唱片出版前出走大陸,于是在唱片中臨時抽走了《酒干倘賣無》這首歌,只留下了演奏版,并更名為《新店溪畔》。這張唱片在香港由寶麗金子公司PHILIP出版時候則保留了《酒干倘賣無》這首歌。同時,大陸也出版了這張專輯,這也是大陸歷史上第一次出版的來自臺灣的專輯。
這張專輯還可以看作臺灣校園民歌結束的標志。從校園民歌的鄉愁、情歌的氛圍中走向了批判和自省,同時承襲了校園民歌唱自己的歌的風格。音樂創作者中,除了羅大佑以外,全部是校園民歌時期的頂尖人物,使得這張唱片更加令人刮目相看,也暗示了校園民歌對臺灣流行音樂的啟蒙。
蘇芮超凡脫俗的演唱既吸收了歐美的唱法,也帶有強烈的本土意識。尤其是很好表現出了臺灣經濟起飛前的困惑和意識形態的巨大沖突。蘇芮的歐美唱法和所表現的主人翁的悲劇故事相得益彰,給聽眾帶來了巨大的沖擊。有意思的是這張在“臺灣百佳”中排名第二的專輯和排名第一的《之乎者也》所表現的主題,采用的音樂風格是完全一致的。
這張專輯帶來了巨大的成功。這當然要歸公于創作唱片的音樂人們和演唱者,但是我認為最大的功勞應該來自于電影導演虞戡平,可以說沒有他也就沒有這張經久不衰的優秀專集。遺憾的是,虞戡平從此再也沒有策劃過其他專輯也沒有再擔任過演唱。
《臺灣流行音樂百張最佳專輯》一書的作者這樣說:“蘇芮昔日鮮明的黑色咆哮歌手形象極其充滿真實情感的高亢激越歌聲,是整個流行音樂史上相當醒目且令人難忘的模樣。面對現今雜亂無章的臺北,或許你我心里都會響起這首沉郁的歌...”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