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榮獲1998金馬獎11項提名
最佳劇情片 最佳導演 最佳男主角 最佳女主角 最佳改編劇本 最佳攝影 最佳造型設計 最佳原創電影音樂 最佳原創電影歌曲 最佳剪輯 最佳音效
小蟲是華語樂壇一個很奇特的存在,以R&B特質存在的那個小蟲將以杜德偉為代表的一眾歌手搞得很黑,而以連續兩張電影原聲大碟《阮玲玉》和《紅玫瑰與白玫瑰》示人的小蟲又是完全的三四十年代上海風骨。對于小蟲這樣在臺灣土生土長,既沒有多年大洋彼岸黑人社區生活,又沒有上海風花雪月浸淫的人來說,擁有如此寬泛的音樂才能,實在是個異數。
一九九八年,小蟲受托再次操刀電影原聲大碟,此部影片便是著名影星陳沖初執導筒之作《天浴》。相較于《阮玲玉》和《紅玫瑰與白玫瑰》,《天浴》在空間和時間上起了很大變化:影片講述了在文革期間發生在北部草原上的一個凄美的愛情故事,因而小蟲為此所作的原聲音樂和前兩部作品產生了非常大的分野。
最大的分別是,今次的這張電影原聲在音樂表現力上有了極大提升。
從廣度上來說,整張唱片涉及多種音樂類型。如最先三段《葬愛》、《半甜欲水》和《欲望之水》的管弦樂作品,非常的西化;又如《涼夜窗情》和《幸?!返奈迓曇綦A和民族樂器所導出的絕對中國味道;再如《Whispering Steppes》和《欲水》中齊豫如天籟般美麗的吟唱以及《送別離》中相當文革樣板化的革命歌曲;其他還有象《星光滿天》、《憤怒之火》和《第二個蘋果》中的電子音樂、《神魂迷顛》中的宗教吟頌等等。 從音樂的深度來說,其實整部原聲作品,總共只有兩段音樂主題,卻要完成十八軌,整整一小時的音樂內容,難度非常之大。除了用各種音樂類型來詮釋這兩段音樂以保持可聽性外,小蟲還采用盡量多的樂器來表現音樂主題,在這張唱片中,小蟲所指揮的美國管弦樂團中幾乎每一樣主要樂器都曾以主角面貌出現演奏。比如首段《葬愛》就是很好的例子:長笛開場,整個管弦樂團跟進,繼而是小提琴獨奏,再是中提琴,打擊樂器過門后,出現的是以樂器性質出現的人聲,高潮部分是所有樂器的交錯的主題再現,令整段音樂華麗飽滿。以后的各段中,更多的樂器和人聲把這兩段音樂主題從各個側面去演繹,用來配合情節發展和人物內心變化,創作者的功力之深,實在令人嘆為觀止。 再回到對音樂的感悟力上,面對《天浴》電影原聲大碟,我們再次訝異于小蟲對于他自己并不熟悉的時間和空間里發生的事情的準確再現。如果說小蟲在上海住一星期便能深諳上海風情,拿出《阮玲玉》和《紅玫瑰與白玫瑰》兩部作品尚可理解,那么,他遠在美國完成的《天浴》在音樂上的成功就只能用天才去形容了。原聲唱片的第五軌《送別離》是一首很典型的紅太陽式的革命頌歌,原本以為是一首真的五六十年代作品,拿給好多經過那個時代的人聽卻沒有人知道,后來在唱片的Credits中發現,原來連這首歌曲也是小蟲的原創!仿民謠的音樂風格、高亢卻刺耳的演唱、機械化的節奏--從沒有經歷過文革的小蟲是如何創作出這首原汁原味革命歌曲的,始終是個迷。
陳沖的這部導演處女作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是借重了原聲音樂的力量。當代華語電影音樂真正拿得出手的作品并不多,《天浴》是九十年代眾多華語電影音樂中一款不可多得的佳作。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