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雪村的第二張專輯《音樂評書之全是高科技》于6月25日正式發行,這張新專輯共收錄了十四首歌曲,外加三首歌曲的伴奏版,絕對物超所值。雪村本著提攜新人、發揚音樂評書的精神,在專輯中收錄了以王寶與正午陽光為代表的新人的五首作品。馬三立的相聲和鋼琴齊飛,琵琶與唐山話共舞,大雅的鋼琴、管弦樂和大俗的方言、相聲以及民族的琵琶熔為一爐,加上敘事體的歌詞,以“駭人聽聞”的音樂形式詮釋出小老百姓的平凡生活。
雪村在今年春節期間閉門創作了近10首作品。其中《臭球》將矛頭直接指向了足壇“假球”“ 黑哨”等現象;《我要回唐山》則沿用了《東北人都是活雷鋒》的路數,繼續講述學雷鋒的好人好事,《山東人》和《爆肚孫》也帶有強烈的雪村個人色彩。
看家本領琵琶亮相
走進狹小的錄音室,看見雪村正津津有味地撥弄著琵琶,正中一干人等猜測,這件“道具”將用在他新創作的歌曲《爆肚孫》里。聽著屋里傳出來的類似十面埋伏式的劍拔弩張的一段曲之后,雪村的琵琶造詣一時被“驚為天人”。他笑嘻嘻地稱,“我這手琵琶獲得過1982年少兒音樂比賽全國冠軍?!北疽詾榧儗偻嫘?,沒想此事確實屬實,那年雪村才13歲,他自言“本來就想靠這琵琶混飯吃來著”。如此想來,雪村貌似音樂圈“一農民”的外表下,還有不少真才實學,不然光靠形式新穎,他的作品也難以流傳得如此廣泛深遠。
個人專輯收錄別人作品
有了講述老百姓生活這層內涵做根基,雪村的音樂外在形式無限擴展,鋼琴、管弦樂、琵琶、方言、著名的馬三立相聲混合,攪拌在一起也就見怪不怪了。更出格的是,雪村的第二張個人專輯除了自己的十首作品,還收錄了王寶等歌手創作、演唱的五首作品,收這些歌的原因竟是“他們這些歌和我的風格、個性格格不入,但他們大大豐富了音樂評書的形式”。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