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幾個春秋的積淀,無數行走的心言
似乎是李玉剛的人生,似乎是每一個人的本心歷程:
人生如圓,起伏如夢。
行走就是圓夢,回來亦是前行。
李玉剛
2014 專輯
《蓮花》
前言
在夢里,心綻《蓮花》。
蓮垂清露,水影綽綽,漾出愛與人生的一環環,周而復始。
人生的第一步為愛而出,《出塞曲》,無言說,無疆界。
游記卷頁,羞掩了《致情人I》的花樣年華。
回頭與前望,《好容妝》怎能一路飲風沙,真想放手。
然而心逐漸被什麼羈絆?誰不愿如候鳥,與《致情人III》比翼齊飛。
盡管而今形影相吊,好在溫暖融於心底的《故鄉》。
日里舞臺華彩,人們夸我為《國色》。
夜里落幕攬鏡,我恐紅顏終《落花》。
當《月光》盈滿杯中,年華已忘初衷。
我要《回來》,尋回起點里的大夢初覺。
1.《蓮花》
東方元素里象徵豐富的蓮花,有純凈的美好,有輪回的禪意。
當主人公翩然入夢,他聽到了蓮葉垂露,循聲望去,水波瀲灩中有一朵蓮花靜靜獨立。人們會因為剎那的風景而共鳴,在云淡風輕里,他也為這永恒的美好淚如雨下。
歌曲首尾呼應,運用了戲腔歌頌蓮花,擴展了古今時空。中段李玉剛轉用本音,直抒胸臆。彼岸蓮花看似遙不可及,卻已開在腦海心間。它生於我們心底的凈土,也是我們前行的源動力。
2.《出塞曲》
這是李玉剛潛心三年創劇《昭君出塞》的主題曲。描述兩千多年前,昭君出塞和親、離開中原的歷史定格,她有鄉愁但無所畏懼,她有苦累但不知疲倦。
昭君是中國四大美人中唯一一位為國請命,帶來民族和平與文化交融的女子。無數的詩歌都在品味昭君遠離家鄉的愁苦,然而在李玉剛這位作者眼中,昭君并不寂寞。
在新世紀旳樂風中,古今有所傳承。是歌詠昭君,也是訴說我們,在選擇命運時,不斷求索的心情。當我們為了夢想離開家鄉,每一步都朝向遠方。風景不斷變幻,但我們為執著而自豪。
3. 《致情人I》
簫聲漫漫,曲調由悲涼轉為輕緩,原來情人分手後,經過漫長的歲月,留下的不是痛楚,只是淡淡的無奈。這是以敘事為主的日記式語言,“人生長恨水長東”的悲歡離合本就是每一個人都要經歷的成長。
爵士樂的融入似乎令人們回想起民國時期的《花樣年華》。在那時,“路漫漫,耳畔叮嚀”的淺吟低唱,是從留聲機的黑膠唱片里,為大家流轉出一代人的刻骨銘心。
此情此景,歷久彌新。
4《好容妝》
歌者醉臥花間,思念自己年輕時邂逅的佳人。她妝容美好、風姿天成。誰都有年少輕狂的時刻,失去後,才將“珍惜”二字,由傷花傷情的場景里款款道來。低啞的男聲後又聽到曼妙的女聲在遙遙相和,似乎現實與記憶交織在一起,亦真亦幻。
李玉剛在此分別扮演著兩個角色,用獨特的和聲重現醉酒的男子與美好的女子攜手漫步的景象?!盎ㄩ_花落豈無妨,自今意思誰能說”只可意會的留白中,擁有過便隨風釋然……
5. 《致情人III》
我們常用候鳥的“歸來”比喻長情之人,“比翼齊飛”是最美好的結局。
成長中總會失去也總會得到,在這些交換中,無論想要與不想要,只要存在過就是一種擁有。愛情亦是如此,也許那人已不在身邊,但我們已收獲了很多,每次想起,依然會面帶微笑。
這首歌曲的旋律勾畫出了空靈的天際、飛翔的尋找、焦急的嘆息、與美好的回憶……
在高潮部分的鼓點與飄音中,李玉剛用自己獨特的雙聲唱法,吶喊出對情意的珍重。
6.《故鄉》
簡單的吉他,舒揚的大提琴,歌者從漂泊不定的云彩與旅人肩上的行囊開始一個自問自答的故事。他與異鄉的風花雪月進行對話,勾畫故地的面貌。他落淚、也微笑。
這首歌曲充滿了人間煙火的溫情,口耳相傳的小調自然清新。
因為李玉剛陽光向上的性格以及雖不富裕卻快樂美好的童年,異地的鄉愁沒有了悲苦、卻多了回憶與期望的甘美。彌足珍貴的真情實感可令如今的外地人尋到一絲溫暖、獲得一種力量。
7.《國色天香》
這首歌講述了一位外國游客在中國看到一份戲文畫冊。畫冊上,有絕代伶人、對鏡梳妝、琳瑯環佩,也有沙場上的將軍,十八般武藝,熱血激情。
這是中國才有的色彩,美人的紅妝、英雄的武裝,可惜他們只能存在于泛黃的戲文里。當外國游客看到今天的戲臺上,重演起《桃花扇》的故事,有感而發,對京劇抒發了自己的熱愛。
這首歌曲的故事線豐富完整,李玉剛一人用高超的技巧演繹男說女唱,同時Puzo的英語Rap將強烈的節拍融入進中國風的音樂。令聽者感受到典雅與時尚的自然結合。
8.《落花》
青梅竹馬曾相識相知的閣樓上,如今只剩青梅在甘愿的守候,而她的竹馬已辜負了少年時的溫柔。女子芳華不再,卻依舊別鴛鴦扣、持菊花酒,獨自回味著曾經的一醉方休,又惶恐著,怕竹馬回來時,她已經白頭。
弦簫彈撥出故事里的黯然婉轉,李玉剛從古老的唱腔演繹到今人的重讀。這是千百遍反復唱過的往事,但每個人只有這一生,歲月如江水奔流,他不再與她同舟。
9.《月光》
在李玉剛的劇碼《四美圖》中,沉魚、落雁、閉月、羞花是寓意中國古代四大美女,而“閉月”便是貂蟬的象徵。這首月光也是劇中李玉剛的獨白。在神秘的古樂中,萬籟俱寂,漆黑的夜空中,明月空懸。古月照今人,我們在與誰一同仰望?
當故人和家園難以尋覓,明天的模樣沒有頭緒。也許就如貂蟬一般,拜月祈愿,懷里是記憶的暗香、滿眼是孤獨的惆悵。
10.《回來》
當李玉剛完成這首作品,發現一夜就這樣過去。
歌詞里充滿著一個人的猶豫不決,因為等待的人沒有到來。是執著還是放棄?他獨自徘徊的腳步響遍了春花秋月。
其實,我們追逐的路途本就是一場等待,追逐也等待著最終的結局。就像黎明的如期而至,歌者也有了決定。在電子音的跳脫中,他坦然輕快的訴說著曾經的思緒。鼓與弦樂渲染出濃墨重彩,李玉剛用高亢的嗓音吶喊出無盡的呼喚。
他最終沒有離開,而是回來。在春風秋花夏雨冬雪的更迭中,他此情不渝的守候,站在原點,宛如初見。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