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胡德夫第三張個人專輯《芬芳的山谷》
Ara Kimbo《Sweet Home Ka-Aluwan》
臺灣民歌之父.胡德夫64歲人生第二張個人國語專輯《芬芳的山谷》。
唱游詩人胡德夫近十年史詩級全新創作,首度鑑聽規格One Take收錄發表。
●一舉囊括。
繼以2005年個人首張專輯《匆匆》一舉囊括第17屆金曲獎「最佳年度歌曲獎」及「最佳作詞人獎」之后,胡德夫64歲人生第二張個人國語專輯終焉上市。
●一生懸命。
Manley Gold麥克風,Neumann U87環場收音,YAMAHA C3鋼琴演奏。24bit 96K錄製,發燒級臨場原音細節重現。
●一氣呵成。
一次完成自彈自唱One Take錄制,清晰紀錄唱游詩人胡德夫對母親的悸動思念、對大地的澎湃讚頌、對鄉愁的唏噓感傷,以及六十四歲無需修飾的哽咽與嘆息。
◎一九六二年,民國五十一年九月一日。
赤著粗糙厚實雙腳的12歲臺東嘉蘭部落少年,身穿全新卡其制服短褲,黝黑頸上跨掛還沒穿過的皮鞋。
少年緊拎木製行李提箱亦步跟著雙眼全盲的大哥,由臺東輾轉南下中繼高雄,再趕搭北上夜宿快車抵達淡水。
「你要好好讀書啊?!箵]別時大哥這樣叮嚀著。少年毫無設防,自此一路隨著時代波濤載沉載浮,遠離故鄉浪跡五十年。
「為什么流浪?為什么歌唱?」
越戰開打、越戰結束了。臺灣退出聯合國、美國日本與臺灣斷交了。政治強權逐一過世、臺灣解除戒嚴了。政黨輪替、政黨再次輪替了。是朋友、然后不是朋友了…。
轉眼五十年的歲月無可挽回的衰敝著身心,彷若霎時白髮的少年,腦海浮晃著那些被洶涌謠言模煳線索的是非對錯。
「為什麼流浪?為什麼歌唱?」
還來不及遲疑那些或擱淺或荒蕪的時光,白髮少年緊緊握著母親的愛,又被推向潦草而即興的新旅程。
《芬芳的山谷》專輯歌曲簡介
●01〈楔子〉
樂音敘起,思緒翻飛。那是無際的山巒,那是夜泊的月光還有微醺的海洋,那是我的故鄉。
●02〈流星〉
2008年《和諧?希望?愛-人間音緣歌手演唱會》于臺北國父紀念館演出,席間胡德夫發表演唱,以星云大師的佛法詩偈為歌詞,胡德夫作曲的新曲〈流星〉、〈胸襟〉。靜穆琴聲如流星劃過,胡德夫以漸緩柔和逐步剛勁激昂的鍵音,呈現深微哲理,以及六十四歲的人生感嘆。在2008年現場發表之后,本專輯也是〈流星〉一曲完整錄音室版本的首度收錄。
●03〈橄欖樹〉
2014年1月2日音樂大師李泰祥過世。難掩感傷的胡德夫老師,特別安排2014年2月21日于臺北國家音樂廳舉行的「種歌-眾歌:胡德夫音樂會」之中,演唱〈一條日光的大道〉紀念這位永遠的大哥。
憶及胡德夫與李泰祥的交會,始于七?年代初期。19歲的胡德夫與萬沙浪合作「潮流合唱團」,于「六??蜅!挂箍倳v唱,因緣際會認識了重回臺北工作的李泰祥。
胡德夫與李泰祥都是出生臺東的孩子,同在音樂路上的兩人頗多交集。其中包括胡德夫參與李泰祥製作的「三陽野狼125機車」及「伯朗咖啡」等廣告歌曲試唱。1983年第五次「傳統與展望」巡迴演出起跑,李泰祥偕同胡德夫將校園民歌以管絃室內樂的形式發表〈新調〉。正當籌備完成展開宣傳之際,胡德夫卻因蔣孝武董事長指示而被拒于「中廣」等重要廣電媒體門外。自此胡德夫成為臺灣戒嚴時期的黑名單之一,沉寂于主流音樂界之外超過十年。
「為什么流浪,為什么流浪遠方?」直至2014年今日看著音樂大師李泰祥在七?年代留下的琴譜手稿,胡德夫仍能鮮活重述當年與大師同行的諸多細微趣事。而〈橄欖樹〉歌詞裡的人生課題,漫漫五十年過去仍是無從問起。
●04〈大地的孩子〉
1970年代中期,臺灣行政院新聞局起始舉辦「淨化歌曲活動」并展開歌曲徵選。在音樂大師李泰祥的鼓勵下,胡德夫投稿創作的〈大地的孩子〉獲得新民謠歌曲徵選第一名。但胡德夫老師仍未正式錄製〈大地的孩子〉這首自創歌曲。
直至2001年王明輝帶著「高山阿嬤」Demo與陳主惠、胡德夫前往西班牙製作《高山阿嬤》同名專輯,這也是〈大地的孩子〉初回收錄發表。之后這首漢語及阿美族語交融的歌曲于臺灣廣為傳唱。而本專輯是創作者胡德夫老師首度于錄音室親自完整詮釋〈大地的孩子〉。
●05〈芬芳的山谷〉
2000年母親過世前夕,胡德夫為母殯作〈芬芳的山谷〉,并在為母送行時詠吟〈芬芳的山谷〉(第1、2段及最后一段)。這首歌頌母親與故鄉的歌曲,始終在胡德夫腦??M繞。直至2014年臺北國家音樂廳「種歌-眾歌:胡德夫音樂會」方才初次完整發表。
然則對胡德夫對母親的濃烈思念仍溢于言表。直至專輯錄製過程,仍不斷進行歌詞修正與間奏編寫。
在那入秋的臺北天母,我們隔著布幕,聆聽胡老師獨坐在刻意幽暗的錄音室裏,閉眼凝神一遍又一遍自彈自唱著〈芬芳的山谷〉。錄音室敏銳的擴大機不時傳來因哽咽而嘎然中止的琴聲?,F今最終收錄的One Take版本裏,我們也忠實保留了現場的悸動與感傷。
●06〈鷹〉
胡德夫與「云門舞集」合作2006年云門春季公演,于國家劇院演出《美麗島》?!睹利悕u》是由布拉瑞揚編舞胡德夫同臺即興隨舞歌唱〈美麗島〉、〈Lai-Sue〉、〈鷹〉等多首名曲。這也是兩位來自臺灣太麻里藝術家跨領域的首度合作。
〈鷹〉 一曲為排灣族古謠,胡德夫特意將卑南族的虛詞以阿美族的詠嘆形式呈現改作。用歌聲擬鷹翱翔,音符成為翼下的風,恢弘而自由。整曲如鷹展翅于空中,俯視林中的溪流峭壁與太平洋的懷抱。鷹的傲視,交織在胡德夫老師的歌聲中。
●07〈大地恍神的孩子〉
《芬芳的山谷》全專輯均以:一臺鋼琴、一個人聲、一次完成的One Take形式錄製。其中有著六段章節全曲長達11分鐘的〈大地恍神的孩子〉,
是史上首度以卑南語完成的音樂劇格局創作。全曲行進琴聲與人聲交會撞擊,由荒冷晃游到失魂吶喊,由幽黯哽咽到燦亮醒悟一氣呵成。胡德夫以六十四年的浪跡歲月,完成這首長達11分鐘史詩級的母語創作。
●08〈看?!?
〈看?!狄磺鸀榘⒚雷骞胖{。臺東縣卑南族樂團「北原山貓」團員陳明仁父親陳實(川村實)為原住民傳統音樂保存的重要推手。當時陳實在知本「知本公學?!菇虝?,之后擔任校長。便把這首阿美族古曲帶到了卑南流傳。
胡德夫以卑南詠嘆詮釋〈看?!?。歌聲如波濤鋪陳而來,時而酩酊洶涌翻騰,時而踟躕低迴悲歎。旋律寫實如畫。
●09〈記憶〉
1998年為國際海洋年,公共電視製作「我們的島-再見海洋系列」節目,啟發身為海洋國家的觀眾,對于本土島嶼與海洋的省思。
「我們的島-再見海洋系列」主題曲以李敏勇詩作為詞,由胡德夫創作譜曲演唱。
16年后胡德夫再度錄音演唱這首歌頌大地的創作:「未被污染的海洋,優游在其中的魚群,船舶在防波堤外航行而過,描繪著碧海的情節?!垢杪曁撿o清明,卻讓人神往遠眺。
●10〈答案〉
有次在胡德夫老師店裡一起吃晚飯,門口忽而出現一位害羞而遲疑的男子。老師瞄見便示意讓他進來同桌喝酒進餐。席間原住民笑話不斷,老師摟著他的肩介紹,他是我的親兄弟。眼見我們認真,胡德夫老師接著捉狹說道:「但這樣隨可以坐下來吃飯的兄弟,在臺灣我有幾百個喔?!?。
我們霎時總無法理解部落的價值觀。而這群熱情隨性的住民,也無法理解都市人的疏離戒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