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生于6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并在校園里熏陶過的人都會知道“高曉松”這個名字。當年的一曲《同桌的你》,不知打動了多少 多愁善感的莘莘學子,而且也成為了一個時代無數人深藏在心底的經典唱片。
一首《睡在我上鋪的兄弟》又在多少畢業前的散伙兒飯上引得大家痛哭流涕,而且事后仍然感慨萬分。對很多人來說,那時的心情是最真的,那時的淚水是最值得回憶與感動的。
高曉松一手打造的包括了老狼、葉蓓、阿朵等, 曾經為劉歡、那英、小柯、黃磊、樸樹、零點樂隊、李宇春、林依倫、黃綺珊等人寫歌或者擔任制作人。為曾軼可出資錄制歌曲。
1969年11月14日生于北京高級知識分子家庭。
1982年至1988年就讀于北京四中。
1988年考入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雷達專業本科。
1991年從清華大學退學進入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研究生預備班學習電影,后入亞洲電視藝術中心任實習編導及編導。曾拍攝大量廣告片及為老狼,林依倫,朱樺,何靜等歌手拍攝MTV多部。為中國電視劇藝術中心編劇上下集電視劇《心祭》。
1994年出版《校園民謠I》,正式進入音樂圈, 以《同桌的你》獲當年度幾乎所有流行音樂獎之最佳金曲,最佳作詞,最佳作曲,包括全國觀眾評選之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最受歡迎節目一等獎,并使該張專輯成為十年來銷量最大之原創專輯。隨后成為中國最重量級音樂人之一,至今已為劉歡、那英、老狼、小柯、黃磊、樸樹、零點樂隊、李宇春、葉蓓、林依倫、黃綺珊、阿朵等許多歌手譜曲、作詞或擔任制作人, 繼續獲得多項流行音樂獎。
1995年再以《戀戀風塵》,《蕾》等歌曲獲得當年各種金曲、詞曲獎,并使《戀戀風塵》專輯銷量再創記錄。
1996年創立麥田音樂,后發展成為國內最大的唱片公司太合麥田。也從這年開始,高曉松正式轉型并逐步成為國內頂級音樂制作人。
1996年出版個人作品集《青春無悔》,在青年學生及知識份子中引起巨大反響,被許多媒體評為中國原創音樂典范之作。當年底在南京五臺山體育館舉行的“高曉松個人作品音樂會”創該館舉辦演出入場觀眾之最(萬人體育館觀眾達一萬兩千人),成為當年南京最轟動之文化活動。
1997、1998年游歷歐美各國。完成小說《寫在墻上的臉》、劇本《那時花開》.
1999年自編、自導并作曲電影《那時花開》,由周迅、夏雨、樸樹、田震主演。
同年,與沈歡“三日閃婚”,幾個月之后,他們的婚姻就分崩離析了。高曉松后來說,是"大崩潰"--婚姻崩潰、經濟崩潰。
2000年3月底出版小說《寫在墻上的臉》,銷量達18萬冊。
2000年受聘大型互聯網公司“搜狐網”(nasdaq:sohu),任娛樂事業發展總監。
2001年受聘全球最大中文網站“新浪網”(nasdaq:sina),任文化事業戰略顧問。
同年,高曉松以侵犯名譽權為由將全國19家媒體及經紀人戴粼告上了法庭。這源于女歌手筠子的自殺事件及他與經紀人戴粼的糾紛。
2002、2003年自編、自導并作曲電影《我心飛翔》,由陳道明,李小璐,鄭鈞主演。獲得法國里昂電影節最高獎。美國雪城電影節評委會獎。
2002年起《校園民謠》《戀戀風塵》《青春無悔》等專輯連續再版。創造中國流行音樂暢銷記錄。
2004年執導的三星打印機廣告獲得廣告人中國實戰案例獎銀獎;擔任由朱德庸名作改編之兩岸合作大型電視劇《醋溜族》總策劃及總監制。
2005-2006年創作中國首部大型音樂傳奇史詩《黑暗的緣起》,由鄭鈞、莫華倫、許如蕓、阿朵演唱。
高曉松在自己的博客上發表文章,聲稱準備起訴韓寒,原因是韓寒未經其同意,在著作《三重門》里全文引用了其作品《青春無悔》的歌詞。并發出律師函,原因是"挺哥們陸川和其父親"
2007年創作并制作歌手薩頂頂專輯《萬物生》,薩頂頂因此成為首位獲得BBC世界音樂大獎之中國歌手。
2006年夏應邀擔任美法合拍電影《碎、倒、潮》之導演及作曲。為該片唯一來自中國內地之主創。
2008年與一位在美國留學的80后河南女生結婚,年底兩人生下了一個女兒。
2009年參與湖南衛視快女聲評選,一路直挺曾軼可,與著名音樂人包小柏發生爭論。
現定居美國洛杉磯,從事電影及音樂工作。并擔任新浪網駐美文化交流首席代表。
出演《盜版貓》中幽默人物王全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