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正,1994年1月16日出生,一個來自臺灣基隆的小伙子。小時候學鋼琴,打開了他對音樂的興趣之門,而他的創作才華,也在小學就展露出來,小學六年級就自己作詞作曲完成了人生中的第一首創作。因為很喜歡聽音樂,也漸漸地從其中摸索出了寫歌的技巧,小學、國中都一直在累積創作,但因為生性靦腆,直到高中二年級才首次在公開表演中演出自己的作品〈然后〉,青澀但不失質感,讓臺下的觀眾都深受感動,甚至還有老師自掏腰包讓林正進錄音室錄下這首歌,由此可見,他是屬于站在舞臺上的。
創作這條路并未因課業繁重而終止,高中畢業前,他打破了臺北建國中學創校113年的傳統,為自己的畢業也為建中留下第一首專屬原創的畢業歌〈那個夏天〉,也因為這首歌,讓他從本來自己一個人默默寫歌,到被媒體與唱片公司注意到,正式從業余的創作人拉進專業唱片圈內。在2012年,剛從高中畢業的林正與來自其他全臺各高中53位應屆畢業同學,共同參與了風箏計劃,用熱血青春的活力寫下了〈風箏〉這首歌,感動了無數人,其中不乏已經畢業很久,投入社會的朋友,大家都為這群年輕的學子們寫下如此激勵人心的歌感到相當澎湃感動。而其他小學、國高中生們,則看到了「有夢就去追,夢想都有可能實現」的榜樣,也深深地在心里被鼓舞著,這段熱情,在來年畢業潮很明顯地表現了出來,有超過400所學校指定要用〈風箏〉來作為當年他們的畢業歌,而2012年底的跨年,更是邀請了風箏創作的同學們站上了臺北市政府跨年晚會以及在臺北小巨蛋的紅白藝能大賞,這群18歲的學生就這樣站上了許多音樂人表演者向往的大舞臺了。
這些特別的經驗,對林正來說,都是讓自己成長向前的助力。參與了《風箏-2012原創畢業歌合輯》的演唱與作曲,開始了音樂創作的新的里程碑。過往都只是自己彈吉他、彈鋼琴創作,在接觸到唱片公司后,迅速地提升自己的創作面向與質量,在2013年初首次露面于指針性獨立音樂網站StreetVoice,首支發表的作品〈我不是他〉便奪下了當年該網站點播排行榜的年度冠軍,同年的競爭者有管罄與逃跑計劃等優秀音樂人,由此可見林正的音樂創作深受網絡學子聽眾的歡迎。
為了延續〈風箏〉帶給大家的期待與夢想,其中的四個人:林正、鄭宇伶、劉佳銘與蘭馨,因為能寫能唱,更被唱片公司相中,組成了團體「四個朋友」,在學生之間有著相當的知名度。這四個人的組合就象征著臺灣年輕人的夢想一般,因為喜歡音樂而結識,用正面與清新的創作帶給聽眾許多正能量,其中林正的創作在YOUTUBE上更是獲得驚人的點擊率?!此膫€朋友〉在發行了兩張專輯和一張單曲后,獲得了寬宏藝術的青睞,與風箏一系列的同學,于2015年7月在臺北國際會議中心、高雄中山大學逸仙館舉辦了兩場大型演唱會,這對于一群20歲左右的學生來說,是無比的幸運,也是相當特別的經驗。也因此,在有別于同年齡同儕間的經歷下,林正的創作越顯成熟且深富個人特色,發行個人專輯更是眾所期待,醞釀多年的創作能量,將借著這些歌曲各自特別的觀點,傳達著20出頭臺灣年輕人的想法而發光發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