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在《赤桑鎮》中,裘盛戎是信“口”唱來,便成佳句。當然,這不是一蹴而就的,乃是他日常積累,偶然用之了。如“嫂娘年邁如霜降”的一句[西皮散板],他使用了“帶唱”的潤腔技巧。所謂“帶唱”,就是將唱詞中的某一個字(多是句中末尾的一個字),從字的本來音階上稍許往上一“帶”,從而使行腔韻味更為濃郁。這里“如霜降”的“降”字,上“帶”之后,不但十分動聽,而且很有叔嫂敘話的親切之感。這種“帶唱”技巧是“裘派”所獨有的。類如《盜御馬》中竇爾墩唱的“又只見看馬的人睡臥兩旁”中的“旁”字;《斷密澗》中李密唱的“黃雀又被那金彈打”中的“打”字等,都屬此類?!冻嗌f偂穭≈械摹耙娚┠镏豢薜脺I如雨降”的一句[二黃散板],裘盛戎摻入了“扔唱”的潤腔技巧。所謂“扔唱”,就是將唱句中的某一個字或幾個字像扔東西一樣地“扔”出去。當然,這個字的字頭、字腹、字尾都要唱全,吐字要真切;同時,又要不過分強調這一個單字,著重在字音的深沉有力上下功夫,使字音飽滿厚實。這是一種高難度的潤腔技巧?!耙娚┠镏豢薜谩敝械摹翱蕖弊志褪恰叭映?。這種“扔”法,使本來比較單薄的“哭”字字音變得豐滿渾厚,大大提高了唱句的樂感。近些年來,學裘者比比皆是,演《赤桑鎮》者亦不勝數,但這句[二黃散板]能得裘之三味的實在不多。所以若此,當是對“扔唱”技巧的掌握不夠了。另外,再如“勸嫂娘休流淚免輩傷,養老送終弟承當,百年之后,弟就是戴孝的兒郎”的[碰板],在音量收放、吐字發音上很見功力;“嫂娘親她把那真心話講”的[不相上下西皮快板],在氣口及演唱節奏的控制上頗具匠心。這些唱腔、唱法,顯示出“裘派”聲腔的獨特豐采。一個以念白(或做、打)為主的戲,演員對于劇中僅有的一點唱段是十分講究的;同樣,一個以唱為主的戲,演員對其中僅有的一點念白則刻意求工。
裘盛戎在《赤桑鎮》劇中的念白很少,總共算來不過十幾句話,幾十個字。而就是這幾十個字,裘盛戎念來卻是抑揚有致,字字傳情。這里僅以“嫂娘”的“叫頭”為例。劇中多次出現了“嫂娘”的“叫頭”,但裘盛戎念得各不相同。特別是有四次“叫頭”很具特色。第一次是叔嫂剛剛見面,吳妙貞怒不可遏,口口聲聲要包拯償命,包拯在起唱“嫂娘年邁如霜降”的[西皮散板]之前念了一聲“嫂娘”。這個“嫂娘”裘盛戎念來緩慢、低沉,聲音較輕,從而表達了包拯滿腹愁云,對嫂娘謙恭小心的心情。第二次是在追敘叔嫂舊日情分的一段念白開始之前,“嫂娘啊,嫂娘”這重迭念句,裘盛戎念來親切、真摯。潛臺詞是在說:您別生這么大的氣,您的心情我完全理解。但是,也請您坐下來聽聽我的申訴吧。第三個“嫂娘”是在“勸嫂娘休流淚、免悲傷……”的[碰板]之前。此時的吳妙貞經過包拯勸說后,已明大義,怒氣全消,完全支持了包拯的大義滅親的舉動。只是自己獨子喪命,心中悲痛難忍。這時的包拯,決定越過封建社會的綱常倫理,以小叔之身為嫂嫂百年之后披麻戴孝,用“生養死葬”來消除吳妙貞的最后一點悲痛。這個舉動是需要包拯下個決心的。因而這個“嫂娘”,裘盛戎念來,不但高亢渾厚,而且根據“反切”的吐字方法,把“嫂”字的字頭、字腹念得較短,字尾收音念得頗重而且帶有輕微的“顫音”,以示包拯心情之激動,感情之熾烈。嫂娘最終被包拯感服,她不但前怨盡消,而且向包拯祝酒,愿他永做愛黎民的清官。這樣,消極變積極,阻力變動力,矛盾向最有利于包拯的一方面轉化了。此時包拯重負全釋,力量倍增,在起唱“嫂娘親她把那真心話講”的[西皮快板]唱段前,包拯由衷地叫了聲“好嫂娘”。這句“叫頭”裘盛戎念來分外飽滿洪亮,響遏行云,使前部劇中的壓抑氣氛為之一掃,真給人以云開日出之感,聽來使人振奮,從而最終完成了包拯人物形象的塑造,把全劇推向了最高潮。演出風格和劇情的需要,決定了裘盛戎在《赤桑鎮》劇中沒有過多的身段表演。比之他擅演的《姚期》、《盜御馬》等,此劇的做表是較少的。但裘盛戎做到了“無做之處不做作,當做之處不虛過”。
比如在包拯上場后的[西皮三眼]唱段中,當唱到“悶悠悠坐館驛心中惆悵”之后,馬漢來報“啟稟大人,吳氏夫人來到赤桑!”此時,裘盛戎扮演的包拯正是半側身對著觀眾,馬漢話音一落,包拯雙肩微一抖動,兩臂前伸,兩手水袖由外向內朝上翻起,轉身之后,隨著[鳳點頭]的鑼經,水袖自然垂下,神色則是略呈驚訝。這里,裘盛戎沒有用過于強烈的大幅度的動作,沒有極為震驚的表情。其實,依照裘盛戎的功力,設計并完成一組表示震驚的身段亦非難事。
此處之所以不做過于夸張的動作,實是源于人物。因為包拯明白鍘了包勉之后,自己雖然修書安慰嫂娘,但嫂娘大約是不會善罷甘休的?!皡鞘戏蛉藖淼匠嗌!钡南?,包拯既出意外,又在意料中,他明白自己擔憂而又不可避免的事情終于來到了?;谶@種正確的理解,裘盛戎的表演正是不溫不火,恰如其分。確實,“裘派”藝術特色在《赤桑鎮》劇中得到了很好的發揮。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