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郝喜瑞(1892-1983),字靄如,回族,北京人,原籍河北省衡水縣。八歲時經勾順亮介紹入喜連成科班學戲,先學梆子老生,又從蕭長華學丑角戲,后來才從韓樂卿正式學架子花臉。韓能戲甚多,也是金少山之師。候喜瑞十五歲出科在喜連成搭班演出,十九歲拜黃潤甫為師,是黃師最后一個弟子。如《戰宛城》《連環套》等戲,都得黃師真傳。他曾先后與楊小樓、梅蘭芳、余叔巖、程硯秋、高慶奎、馬連良等合作演出,搭配和諧,相得益彰。他在四十歲左右時與名凈金少山、郝壽臣鼎足相峙,以身段邊式、工架精美、豪邁爽朗、細致矯健的藝術風格自成流派,世稱“郝派”。
郝壽臣(1887-1961),原名萬通,祖籍山西洪洞,生于河北香河縣。郝壽臣從小就有一副很沖的嗓子,藝名“小奎祿”。后拜師李連仲,正式學習架子花臉,并不斷到東北、河北、河南等地演出。郝壽臣根據自己的自身條件,開創了其“架子花臉銅錘唱”的藝術風格特色。郝派臉譜藝術在京劇藝術的圣殿中獨有其位,而且對京劇藝術的發展產生了很大的深遠影響。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