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貝多芬(Beethoven)酷愛大自然,常常在鄉間漫步而流連忘返。創作“田園”交響曲時,貝多芬(Beethoven)已經兩耳失聰,承受著無聲世界的不盡摧殘。羅曼·羅蘭說:“他只好在精神世界里重新創造一個大自然”,從而表達他對大自然的無限依戀之情。貝多芬(Beethoven)自己解釋這部作品是“感受多于音畫,鄉樹生活的回憶多于寫景”。
布魯諾·瓦爾特(Bruno Walte)指揮哥倫比亞交響樂團(Columbia Symphony Orchestra)的版本,聽來是非常感人和過癮的。相比其他的交響作品,“田園”是比較特別的一部,而這個版本歷來是古典發燒友的點藏。在我們的印象中充斥了太多的“戰士 -- 貝多芬”,“神 -- 貝多芬”,而“田園”勾勒出的是另一個貝多芬(Beethoven)—— 一位閑庭漫步在鄉間小道的學者。人不可能永遠作暴風雨,平靜的大海依然充滿玄機 —— 瓦爾特(Walter)很好地把握到了平靜舒緩中所蘊涵的那份玄機,流動的樂句成了個人氣質的最好體現 —— 是瓦爾特(Walter)的,也是貝多芬(Beethoven)的。
01. Ⅰ - Allegro ma non troppo (Cheerful impressions awakened by arrival in the country) 不太快的快板(初到鄉村的愉快感受)
02. Ⅱ - Andante molto moto (Scene by the brook) 極活潑的極快板(溪畔小景)
03. Ⅲ - Allegro (Merry gathering of country folk) 快板(鄉民歡樂的集會)
03. Ⅳ - Allegro (Thunderstorm;tempest) 快板(暴風雨)
03. Ⅴ - Allegretto (Shepherd’s song;glad and grateful feelings after the storm 小快板(暴風雨過后的愉快情緒)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