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文案:(聲明:文案均由授權方提供,并不表示一聽贊同其立場或觀點)
《1812序曲》作于1880年春,作品以俄國人民反抗拿破侖侵略,取得決定性勝利的1812年的歷史事件為題材,生動地再現了俄國軍隊英勇反抗拿破侖入侵及人民歡慶勝利的莊嚴場面。此曲是柴科夫斯基音樂作品中,形象鮮明,通俗易懂且備受人們喜愛的作品之一。
柴科夫斯基的《E小調第五交響曲》作于1888年。此時,俄國正處于沙皇亞歷山大二世和三世反動統治的黑暗年代。雖然在創作上柴科夫斯基已經達到成熟的地步,但這時期卻成了他創作上的空白時期。而《E小調第五交響曲》正是反映了在沙皇統治下,以柴科夫斯基為代表的俄國知識分子,當時彷徨不安想要和命運做斗爭的心境。作曲家曾在札記中寫道:“這一作品是從完全聽從命運,而對命運發生懷疑,最后決心通過斗爭克服悲慘的命運,從而表現了肯定生活的思想”。因此,此部作品也被稱為是柴科夫斯基的“命運交響曲”。
曲目:
1. 1812 Overture, Op.49 1812序曲作品49號
Symphony No.5 in E Minor, Op.64
E小調第五交響曲作品64號
2. I. Andante; Allegro con anima
第一樂章:行板,轉朝氣蓬勃的快板,奏鳴曲形式
3. II. Andante cantabile, con alcuna licenza
第二樂章:略帶自由感的如歌行板
4. III. Valse: Allegro moderato 第三樂章:中庸的快板
5. IV. Finale: Andante maestoso; Allegro vivace
第四樂章 終曲,莊嚴的行板轉活潑的快板,回旋奏鳴曲形式。
指揮:特米爾卡諾夫
圣彼得堡愛樂樂團(列寧格勒)
本專輯因版權原因或者內容問題不提供試聽與下載.